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;
介绍了柔性制造单元中机器人行走系统的结构设计。通过机械结构动态设计的主要途径——实验模态分析法(EMA)对设计结果进行了研究,并结合有限元模态分析法(FEM)对2种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。通过实验模态分析以及对比结果,能够有效地识别出行走系统的薄弱部位,为行走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动态性能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98 | 1 | 6 |
下载次数 | 被引频次 | 阅读次数 |
[1]张力,林建龙,项辉宇.模态分析与实验[M].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1:132-133.
[2]VIVOA,BRUTTIC,Leofanti JL.Modal shape identification of large structure exposed to wind excitation by 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technique[J].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,2013(6):443-447.
[3]李奎.基于结合面参数的高档数控机床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[D].南京:南京理工大学,2007.
[4]李柳林.机器人样机设计制造及振动测试[D].南京:广西大学,2012:4-6.
[5]张金才.卧式精密数控加工中心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与修改[D].天津:天津大学,2010.
[6]杨天时,张伯俊.柔性制造系统中机器人行走系统的结构设计[J].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,2013,23(3):26-28.
基本信息:
DOI:
中图分类号:TP242;TH165
引用信息:
[1]张鹏飞,张伯俊.柔性制造单元中机器人行走系统的实验模态分析[J].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,2014,24(03):5-7+11.
基金信息: